(柳露萌 图/文)6月30日上午,“智能土木与智能建造”暑期学校第九次课程讲座,鲍跃全教授针对土木工程中的人工智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讲座线上会议由研究生助教张婉婷主持。
讲座围绕智能建造开展,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设计在建筑艺术外形智能设计的应用,在艺术设计成本低的同时,具有结构受力性能好、设计速度快、节省材料的特点;在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利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完成结构设计,在满足设计目标的前提下节省材料。随后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智慧建造-无人系统、智慧运维一结构健康监测机器学习范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基于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结构可靠性评估等内容为主展开分析土木工程中的人工智能算法,并对具体监测案例进行了介绍。最后,扩展介绍了国内外科学研究,包括Google公司DeepMind、MIT CSAIL实验室等,强调了智能建造是国家“新基建”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新工科”专业。


[主讲教师简介]
鲍跃全
鲍跃全,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
2009年4月于金沙集团186cc获得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土木与力学系交流访问两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合作研究一年;目前从事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等2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5),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3),累计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JCR一区论文40余篇)、国际国内会议特邀报告7次,出版专著《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科学与工程》(第2作者),获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作为主要撰写人参编交通部首部《公路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T/T1037-2016)。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Smart Cities编委、担任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等10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多次担任本领域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分会场主席等。